
大班社会活动《我做哥哥了》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由于家长过度宠爱,所以独占意识比较强,他们不愿意跟弟弟妹妹分享父母的爱,也不愿意父母再生个弟弟或妹妹。一次,幼儿园开展“大带小”活动时,我也发现大班孩子虽然做哥哥姐姐了,但他们的责任意识不强,不懂得谦让弟弟妹妹,更不知道如何照顾弟弟妹妹。绘本《我做哥哥了》通过小猫野田的心理变化,可以给孩子一次心灵的碰撞,感受做哥哥姐姐的责任,体验其中的快乐,从而培养孩子初步的责任意识。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野田哥哥从不开心到开心的原因。
2.在游戏中尝试帮助弟弟妹妹解决困难。
3.体验做哥哥姐姐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骰子、棋子、棋盘、图片,红色和黄色爱心各8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小班的孩子叫你们什么呀?(哥哥姐姐)
2.做哥哥姐姐心情怎么样呢?
3.今天,李老师也带了一位哥哥,是谁?(小猫)
4.他的名字叫野田,野田哥哥开心吗?(不开心)
5.从哪儿可以看出野田哥哥不开心呢?(耳朵、胡子、眉毛等)
6.你观察的真仔细,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呢?
二、讲述故事第一段,了解野田哥哥不开心的原因。
你说的真好,野田做哥哥的确不开心,愁眉苦脸的,因为他妈妈忙着照顾弟弟 ……此处隐藏933个字……的好,有的不好,我们就用这些图片来玩一个下棋的游戏。请红队、黄队小朋友各自站到红线、黄线上。
听清楚游戏规则:
1.红队、黄队各选一个人做队长,队长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先开始,然后两队交替进行玩这个游戏。
2.抛骰子,朝上的一面几个点就走几格,如果正好停在图片上,就要看图片的内容,好的行为就奖励,前进一格,不好的行为就惩罚,后退一格。
3.红队用红色的棋子,黄队用黄色的棋子,都从起点开始。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今天游戏玩得开心吗?
小结:不仅玩得开心,而且我们还知道了要帮助弟弟妹妹,不能欺负弟弟妹妹相信你们以后做哥哥姐姐会做得更好!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导入环节我通过绘本封面PPT,利用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野田的表情,使孩子们自己发现野田做哥哥了很不开心。导入简洁,贴近活动内容,能够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本节活动我主要选取了两个情节点:1.野田把弟弟妹妹背下树;2.帮助弟弟妹妹安全地走过独木桥。活动中我以野田心理变化为线索(讨厌弟弟妹妹——既有点讨厌弟弟妹妹,潜意识中又想保护弟弟妹妹的矛盾心情——得到妈妈表扬后的愉快),帮助孩子体验角色的心理变化。依据课程游戏化的理念,本节活动我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将三个有趣的游戏(1.爬树2.过独木桥3.下棋)融入其中。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做哥哥姐姐的快乐,有了做哥哥姐姐的愿望。
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幼儿完全投入到了情境中,随着野田的烦恼而烦恼,随着野田的快乐而快乐,并大胆地进行表达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