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玩电珠》含反思

时间:2023-02-05 21:38:14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玩电珠》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玩电珠》含反思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玩电珠》含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常用的导电材料。

2、初步培养幼儿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干电池电珠

铜线铁丝钢丝铝线橡皮管棉线塑料管纸棒

手电筒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手电筒的发光原理

(1)出示手电筒

问题:手电筒怎么会发光?

(2)探究手电筒的结构

a、幼儿回答手电筒怎么会发光。

b、拆卸手电筒

电珠电池铜片

结论:光有电珠和电池手电筒是不会发光的,必须有铜片把电珠和电池连接,电珠才会发光。铜片是可以通电的导线。

2、实验:寻找能通电的导线

(1)问题:除了铜片,还有哪些是常用的导电材料?

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提供材料,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

(3)总结: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思考:在任何情况下金属都是可以导电的吗/非金属都是不可以导电的吗?

3、电池与电珠发亮的系列实验

(1)现象:相比较一节电池,两节电池能使电珠更亮。

a、幼儿实验展示

b、第一次结论: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2)第一次验证: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a、三节电池做实验,其中一节放反,电珠反而变暗。

b、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

幼儿自由讨论

c、第二次总结:每节电池必须正负极相连摆放,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3)第二次验证:每节电池必须正负极相连摆放,电池越多,电珠越亮。

a、根据第二次的总结,幼儿自由操作实验。

b、实验结果:电池电压超过电珠负荷电压,电珠会烧坏不亮。

c、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

幼儿自由讨论。

4、延续问题:电对人体的伤害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玩手影的区角游戏时,对不同型号手电筒发光程度不一样的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电池大的.电量就大。”

“你们看,前面的小电珠有大小的。”

“这个手电筒装了两节电池,怪不得比较亮。”

……

电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抽象的。所以在活动设计中,幼儿的所有探索都辅助于小电珠这一很好的载体,通过小电珠的发亮情况,来让幼儿感受电的神奇力量。

活动主要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试图让幼儿通过自由选材进行电珠发亮实验,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导电材料;第二环节是通过利用电池数量进行电珠发亮实验,初步培养幼儿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从而得出电池数量与电珠发亮程度关系的正确结论。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玩电珠》含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