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下册思想品德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二下册思想品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知道自尊自信是积极的心理品质。要培养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自尊自信的认识和理解的能力,要初步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并且懂得自尊自信与人的成功息息相关。
3.觉悟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认识到正确认识自己是确立个人自尊心和自信以后基础。并且自觉运用一些方法,通过有效途径,锻炼提高个人的自觉意识和自信心。同时,把个人的自尊自信上升为集体、国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争取成为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教学重点
(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2)培养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的途径。
教学难点
(1)自尊、自信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2)持久的自尊自信需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自尊自信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尊自信的心理品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 ……此处隐藏15698个字……3:起诉姑姑和母亲,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教师: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你最赞同哪种做法?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畅所欲言。
媒体展示:(一)我国继承法第15条规定:“继承人应当本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当继承发生争议时,我们应尽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积极协商解决。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继承的法律知识,知道了在继承权发生纠纷是该怎么做。学法就是为了守法、护法。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尽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积极协商解决。当自己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课外练习:模拟法庭
媒体展示:金、吴夫妇生育了四个儿女。甲男、丙女在家务农,乙女、丁男在城里工作,四人都已成家,共同承担着赡养父母的义务。两老口相继病故后留有房产三间。丙女、丁男因房产继承问题发生了争议。丙女提出丁男收入丰厚就别继承房产了,三间房由其他三兄妹个继承一间,而丁男却不同意。最后四兄妹弄上了法庭。
以大组为单位,模拟法庭进行法庭辩论与庭审活动,由学生扮演法官、律师、书记员、四兄妹等角色,然后全班交流。
布置作业:搜集资料,准备模拟法庭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