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不见了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什么不见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不见了教案1一、活动目标
在本活动中,幼儿将初步感知溶解现象,了解哪些物品能溶解,哪些物品不能溶解。
二、活动准备
糖、盐、菊花晶、奶粉、洗衣粉等;花生、小石子、沙子、扣子等;记录卡;透明玻璃杯、筷子。
三、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教师出示糖、小石子,请幼儿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到水里后会怎么样?
2、幼儿猜想。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猜想。
(二)试一试
1、引导幼儿把糖、石子依次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糖放到水里不见了,石子还在水里)。
2、问题:糖到哪里去了?
(1)引导幼儿把糖放进凉开水里,溶解后用筷子尝一尝。
结论:糖跑到水里了。(或糖溶化在水里了)。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三)猜一猜,试一试
1、教师把其它物品发给幼儿,请幼儿猜一猜,把它们放进水里后会怎么样,并把自己的猜想写在记录卡上。
2、试一试,自己的猜想对吗?你发现了什么?
3、请幼儿把试验结果写在记录卡上。
(四)说一说
……此处隐藏11671个字……p>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只勺子。 2、白糖、果珍、黄豆、红豆等。
活动过程
1、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东西,引起幼儿观察与学习的兴趣。
1)观察教师实验: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看不见了、溶化了)
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还能看见、不溶化)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
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
2、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一种
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白糖、果珍、黄豆、红豆等。
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
3)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
3、提问个别幼儿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并愿意主动地将自己的发现与老师小朋友分享。通过每位幼儿亲自动手做实验,并发现有的东西放在水里溶化了,看不见,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不能溶化,看得见。由于实验的操作过程充满乐趣,激发了幼儿的对活动的兴趣。同时,在活动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材料的多样性,和工具的便捷性,在今后的活动将多注意这些不足之处,尽量做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