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节灯笼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庆节灯笼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庆节灯笼教案1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并组合拼搭成三角面灯笼的技能。
2、学习简单地装饰技能、初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范例、大小相同的圆形纸片若干、胶水、串绳、珠子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范例、幼儿观赏。
2、提问:
(1)这是什么?(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吗?(圆形)一共用了几个圆形纸片?(有12片、16片、20片等各种样式)圆形中间是什么形状?你会把圆形纸片折叠成三角形吗?(请个别幼儿示范后教师再重点讲解)
(3)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面灯笼、提问:为什么两个灯笼会不一样大小?
(圆形纸片大小不同、做成的灯笼大小也不同、一只球体所需要的圆形纸片大小应该是一样的)
二、示范讲解。
……此处隐藏2295个字……灯笼用。
2、各种色彩的正方形和圆形纸若干。
3、记号笔、双面胶每人一份。
4、各种形状的小灯笼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国庆节就要到了、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带来了小灯笼打扮教室、你们看看、这些灯笼够了吗?不够我们该怎么办?
二、讲解示范:
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告诉幼儿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
3、请个别幼儿在纸上大胆作画。画前先请他说说准备画什么样的灯笼、老师提醒幼儿
要把图案画大、以便让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灯笼。
4、老师示范剪流苏。
先将一个小正方形纸折一个细长条、打开后、用剪刀从下往上剪流苏。直至剪到刚才的折线处。
5、将剪下的流苏和幼儿讨论后、贴在刚才画好的灯笼的下方中间处。
三、幼儿操作:
重点:老师提醒幼儿要将图案画在纸的中间、并且画大。
难点:流苏尽量剪细。
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幼儿将自己做的灯笼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线上。然后相互介绍、和欣赏。
活动反思:
活动中、请孩子在示范时、老师重点强调了灯笼的图案要画大、让人一看就明白是什么灯笼。因此、孩子的作品都显得很大胆、每个幼儿都画出了自己喜爱的灯笼图案。还有、活动中、老师让孩子自己悬挂灯笼、这更激发起了孩子的兴趣和自豪感、成功感、他们的情趣又一次被激发了起来、好多孩子禁不住拍起了小手、拉着同伴来看自己的灯笼。离园时、还有好多孩子拉着自己家长的手、请他们来看自己的灯笼、不停地介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