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反思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05 21:47:55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1

本册第七组课文为人物描写专题,学生在升入五年级之后,随着阅读面的的扩大和文学素养的提高,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鉴赏已具初级能力,但在方法上的认识还属感性。本组教材的编写正是要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为主要目的,兼之以写作方法的指导。几篇课文均选自中外名著,篇幅不长,但人物刻画经典,是指导学生学习鉴赏的好教材。

《金钱的魔力》一文选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文中托德和服装店老板两个人物个性鲜明。教学时,我先由人物描写方法的总结导入,既是对前面几部作品艺术手法的总结梳理,又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学习指导。

本课人物形象的塑造除了以前曾接触的人物刻画方法外,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这一手法。对对比的体会主要是通过对情节的梳理,由感性认识到评议、总结逐步实现。作为自读课文,学生的探究活动应为主,教师只给予适当的提示,学生在畅快的交流之后,对比的效果自然彰显。教师需要关注一个情节,即百万大钞出现之前、之后,板书中再鲜明地体现,学生登时感受到两个人物前后不同表现所揭示的人物特点,“金钱的魔力”使人的本性暴露无遗,似魔镜让善于伪装的人原形毕露。对比手法的运用正是强化了这种表达效果, ……此处隐藏11739个字……永远——那才对哩,先生。”但是,老板认为无限期都不够表达他内心的真诚,他已经肯定了他要认识“我”这个阔佬,衣服不付钱都没有关系,他乐意,他情愿。此时的他做生意的底线都没有了。

“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老板再见的方式都别具一格,非常谦卑,不让别人说再见,只准他一个不停地说,感觉有点奴才样,这也是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结果。在金钱面前,他丧失了做人的底线,做人的尊严,有点像“我”的一条狗。

这个部分主要抓住了老板的语言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特点。

此时,孩子们已经充分感受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对作者的写作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然,孩子们也明白了,这课中,金钱到底有什么魔力。本打算课堂上让孩子们写一个片段,或抓住语言,或抓住动作,或抓住神态来表现某个人的特点,但是,课堂时间不够了,只好草草收场了。

最后,我问孩子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孩子们有的摇头,有的点头。我告诉他们,这是一篇小说,生活中肯定有这样类型的人,但是不一定就一定会做出这些事,说出这些话。那么这也就涉及到写作的一个原则了——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我还顺势引导他们:我们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感情,但是,不是说要你原原本本地写下来,有的时候,也需要高于生活,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

当个语文教师真不容易,首先要对课文有自己理解,然后,针对孩子们的情况展开教学。有时,我们的理解也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谁说过读书体验都必须和“教科书”一致呢?我还有一个感触,语文教师是孩子们思想的播种者,他们在默默接受我们的观点、态度和思维方式,所以,我们还是要尽量严谨一些,不能太随意,不能太敷衍。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