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05 21:48:11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牛郎织女》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

本次公开教学我执教的是《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是一篇民间故事,它通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内涵。备课的时候我在想,学生们都早已知道这个故事了,在教学中,我应该怎么教才能更有效呢?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了解故事、指导朗读的环节上了。所以我想应该引导他们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学情调查”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旨在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以便课上阅读的时候,知道从何处入手去阅读民间故事。第二个题目是回忆故事情节,完成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复述课文。第三个问题是为本节课做准备而设计的。

在“设疑探究”环节,我也设计了三个题目。第一个题目的设计,是让学生走进文本,研读文本,了解人物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个题目是想通过具体的段落阅读,认识王母娘娘的性格特点,体会细节描写,便于写作。第三个问题是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民间故事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学生乐学,敢于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了解了人物关系。学生们根据问题,认真阅读课文,不仅找句子,还写批注。在回答的时候,能通过文中 ……此处隐藏9596个字……和生活体验来加以评价,哥嫂的虐待,命运的不公,都没有让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折服,他的善良、勤劳表现的是淋漓尽致,这也是本堂课所重点突出的问题。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五,循循善诱,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感受牛郎的勤劳善良,让他得到了老牛的帮忙,织女的爱慕。循循善诱也是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给孩子充分的空间,意想不到的效果。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5

《牛郎织女》是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故事中奇幻的想象,神奇的内容,不仅让孩子们乐此不疲,也让我们这些大人们百听不厌。这篇文字内容很多,篇幅很长,一共有2200多字。对于这样一篇故事性强,文字多的长篇,再根据单元目标“创造性复述故事”的要求,我思来想去,决定采用扶放结合,讲演并用的方式教学。

第一课时除了完成当前的字词句教学之外,我还精讲了牛郎“童年”这一部分。在讲授的过程中,我抓住牛郎童年的不幸和老牛做对比。老牛在牛郎的照顾下,吃的好,喝的好,睡得好,可是牛郎呢?吃不好,穿不好,睡不好。两相比较,让孩子们懂得牛郎的身世悲惨,居然不如一头老牛。

第二课时,重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演“成亲”这一部分。其中,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1、道破天机;

2、纱衣留人;

3、互诉衷肠;

4、同意成亲;

5、回到草屋。然后我把班级分为四个大组,分别表演这五个部分。孩子们一下就投入其中,好不快乐。大家有的演,有的说,有的讲,整个教室里顿时话语绵绵,气氛热烈。最后我请各个大组的同学上台为大家见故事。每个人都尽情地展示自己表演的才能,或说,或演,精彩纷呈。

看着孩子们如此地对原作进行了更新的演绎,我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